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太仓10月9日讯 日前,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公告的相关内容,江苏省政府发文批复,同意设立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9家省级高新区。
记者在江苏省太仓采访时了解到,太仓市因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历史发展轨迹等优势,经过25年自主探索,在“重质量”的发展道路上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作为“德企之乡”,太仓通过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质量提升、国际标准化合作、“双元制”教育体系、营商环境优化系列工作,逐渐打造出国际合作、产城融合、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条中小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道路。
据介绍,太仓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发展先进制造业
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业务人员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我们将引资重点放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国际竞争力的德国中小企业上”,按照细分门类,太仓打造了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园区、增材制造产业园区,同时建设了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江苏-德国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太仓平台等一系列“多元平台”,建成了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开展中德企业合作
依托德企技术和质量优势,太仓抓住特色资源、围绕两大主导产业开展中德之间的全方位标准化合作。德资中小企业多着眼于高端“缝隙市场”并且拥有全球领先技术,极大地提升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而本地民企依托运输成本和资源效率,共同开展协作配套和产需对接,建立起基于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需求的协作关系。与此同时,政府政策鼓励与企业长期对接、交流,大大提升了本地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科技创新型成长民营企业。
不仅如此,太仓将具有技术、管理优势的国际项目“请进来”,并且积极主动地“走出去”,通过与德国行业协会、组织机构合作,大力向海外推介太仓,设立德国招商驻点,提升了双方的合作层次。如今,德国的产品技术与中国的国际管理人才还实现了在合资企业中的结合,太仓对德合作正一步步走向深入。
优化营商环境
据介绍,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创新的实现得益于太仓在如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方面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入驻前企业,建立了严苛的企业入驻评价标准,对入围评判的投资项目,市招商局会依据评判体系,对企业的环保优先级别、投入产出、产业导向、发展潜力进行全方位评估,并可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已经入驻的企业,政府秉承“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各政府部门通力合作,进行方案“打包”,为入驻企业提供一对一“一站式”精准服务、长期服务模式,在国际企业界赢得了良好口碑,从而保障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德资企业入驻太仓、与本土企业一同开展合作创新,同时吸聚了更多高质量的协作配套企业参与到产业平台生态系统中来,带动了民营企业的成长。
实行“双元制”教育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为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跟进,太仓自2001年成功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形成了从中职到高职、本科的系列化职业教育体系,在充分借鉴德国模式的基础上,太仓进行了诸多创新:首先,创造性地将德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化为系统建构“目标、理论、程式、保障、考评”五要素行动教学模式。其次,建立“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的校企合作教学操作机制,建立学生具有企业准员工身份的“定岗双元模式”。另外,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设置了模具机械工、机电一体化工等专业方向,分设“识岗、适岗、定岗”阶段性企业实操课程,提供德国专业资格证书定向考试渠道和专业学位阶段性测验考试。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为依托特色产业基础带动城市建设,太仓高新开发区着力促进城区与产业之间实现融合发展,细化明确“一区四核”空间格局,即中部田园城市核心区、北部智能制造核心区、南部文旅创意核心区、东部科技生态核心区,全面深化科教新城“一带、两核、三片、多组团”空间结构,重点加快周边交通框架建设,完善交通组织体系和地下管廊建设,探索商旅文体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
据了解,太仓实现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成就。太仓抓住缝隙市场另辟蹊径,引入德国中小企业基础,并从营商环境、多元平台、人才培育支撑和产城融合发展方面深耕对德合作,太仓高新区先后被中德两国政府授予“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称号。
中德合作典范城市
自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入驻太仓以来,太仓已集聚300多家德资企业,其中“隐形冠军”40多家、总部企业10多家、研发中心50多家、智能制造企业100多家,如在汽车安全带卷簧领域拥有全球60%市场份额的克恩·里伯斯公司,智能化轴承系统推广舍弗勒公司,德国工业4.0联盟创始成员通快公司等。在中德国际合作方面具备合作开始时间早、合作企业数量多、合作领域内容丰富三大特点,且入驻的德资企业资质优异。已建成一批具有浓郁德国风情特色的城市绿化、商业网点、花园式住宅区。通过每年在德国多地举办“太仓日”,接待德国客商参观考察,承办高规格双边会议,举办德国啤酒节等活动,加大对德宣传太仓。推出了面向德企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和绿色通道、审限跟踪、主动协商等“组合式”司法服务,涉德企商事案件连年下降,知识产权案件实现“零诉讼”。
精致田园幸福城市
太仓借鉴德国城市建设成功经验,建成了“城乡融合、产城一体、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城市风貌,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一心、两湖、三田、四园描绘出现代城市的田园之美,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德式酒吧、餐厅、面包房与江南田园城市景观融合,高品质慢行系统的建设都体现出“太仓式精致”与“德国式严谨”的结合。
中国工匠培养新模式
太仓实现了职业教育创新与区域发展相生相伴,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接轨。已具有德企“双元制”教育培训中心、依托本土院校建立的中德培训中心,以及中德企业合作共建的莱茵科斯特跨企业培训中心、提供资格认证的德国工程师行会、手工业行会考试认证基地,还有培养高端人才的中德双元制本科项目,累计培养了1万多名“大国工匠”。面向社会所需的岗位群,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就业“零过渡”。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该校建有AHK中德双元制培训中心,全面开展双元制本土化职业教育,拥有机电系统装备区、模具装配区、机电综合实训区、博士力士乐气动实训区等23个实训区,累计培养德国双元制学徒1300多人,近3年承担各类高级工等培训1500多人次,承办包括“2017全国西门子智能制造挑战赛”在内的多场重大赛事。
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高地
太仓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及新材料、服务业两大衍生产业,智能制造普及率达50%。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覆盖“零部件-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零部件-智能和网联”全产业链条,同时提升了与之相联的“高档数控机床、专用装备、医疗器械”为主要构成的装备制造产业质量,加速构建起高端装备制造特色创新产业集群。太仓已有300多家民营企业与德国企业形成配套协同,并已催生出一批高成长性、拥有自主品牌的科技创新型民企。如3D打印、国际管材加工成套设备方面,成为领头羊,产品远销26个国家地区。已有400多家本土企业在与德企的交流合作中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作者简介
姓名:付云鹏 韩璐 工作单位:
热门关键词:城市立体绿化 立交桥立体绿化 垂直墙立体绿化 屋顶绿化 景观立体绿化 道路立体绿化 水域环境生态修复
Top